查看原文
其他

97岁高龄获诺奖引发的联想:中美基础教育,哪种教育基础打得更好? | 头条

黄全愈 新校长传媒 2020-09-01

 


John Goodenough,在97岁这年拿下了2019诺贝尔奖化学奖,成为有史以来年龄最大的诺奖得主,同时他也被人称为“业界传奇”——

Goodenough从小患有阅读障碍,上学时也因此选择读数学(要读太多东西的都排除了)。到了30岁才入行开始读物理博士。54岁才开始研究电池。90岁开始研究全固态电池。

John Goodenough

Goodenough的履历发人深省:为什么美国教育可以培养出大器晚成的传奇人才?

著名学者黄全愈曾在“青岛教育大讲堂”发表演讲谈到中美基础教育差异,希望这篇文章能为读者带来进一步的思考和启发。


我曾经给《南方周末》写过一篇文章《动一动中国基础教育的基础》,当时写这篇文章是想跟杨振宁教授商榷。杨振宁教授为人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,他跟我的父亲是西南联大的同学,我很尊敬他。他曾经公开表示,中国的中小学和大学绝对比美国好。

一位物理学家,用“绝对”这个词,我觉得不够准确。

美国的基础教育是不是像有人认为的那样一塌糊涂?我的思考是:如果美国的基础教育是一片沙滩,美国的科技摩天大厦怎么可能建立在一片沙滩上?肯定是我自己对美国的基础教育研究不深,看不懂人家的学问在哪。于是我花了几十年时间钻进去,终于有了一些了解。



20年前的“预言”


1979年6月,当时“文革”刚刚结束,中国很想了解外部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,就派了一个代表团到美国考察。看到的情况让他们大吃一惊,他们说看到的不是美国的课堂,而像是农贸市场,乱糟糟的。

由此中国代表团得出一个结论——美国的教育已经病入膏肓,再过20年,中国的科技必将超过美国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。

同一年,美国也派了一个代表团到中国访问,他们到了北京、上海、西安这三个地方,看了不少学校,他们非常吃惊,因为中国孩子起得最早,睡得最晚,学习最用功。所以美国代表团也得出一个结论——再过20年,美国的科技必将被中国远远地甩在后面。

如今40年过去了,“病入膏肓”的美国教育培养了超过20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,作为创新型国家,美国的科技继续领先世界。中国科技也有很大进步,但并没有如预言所说:美国的科技必将被中国远远地甩在后面!

实际上,我们的代表团以为看到了人家的短处,人家的代表团以为看到了我们的长处。然而,长处不一定就是长处,短处也不一定就是短处。

中国的基础教育世界一流,这是一个普遍的认识,但究竟是不是呢?

拿我儿子来说吧,初看,好像的确如此!

我儿子矿矿是在国内上的幼儿园,之后到了美国。国内幼儿园里学的东西,足以让他在美国学校里风头十足。当美国孩子连十位数加减法都算不出来的时候,他已经能将乘除法算出来了。

后来他到了初中,就跳级到高中上数学课,每天坐着学校的校车到高中上一节数学课又回到初中上别的课。

高中时他也要跳级,但学校老师不了解他,就把他放到了高三的差班里,结果后来学校发现班里美国孩子的考试成绩以矿矿为核心,向四周辐射——离他越近的成绩越好,离他越远的成绩越差,最后只好在每次考试时,让他坐到一边。

的确,如果不是,那为什么中国的学生年年能够获得奥林匹克知识竞赛奖?

然而,如果是,那为什么自从1901年颁发诺贝尔科学奖以来,经过114年,中国终于在2015年的年底才有了一位诺贝尔奖科学奖的获得者?



学多悟少 VS 学少悟多


中美教育的差异有很多,其中之一:

中国的教育特点是学多悟少,一节课下来学生可以记很多,但那些基本上不是学生自己的东西,都是老师的东西。

美国的教育特点是学少悟多,有很多东西都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。

我儿子和他高中生物课的老师在课堂上讨论,两个人讲着讲着就决定摔跤,其他学生跟着起哄,把桌子搬走了,为他们腾出场地。我问国内的孩子敢不敢跟他们的老师摔跤,他们说不敢,除非想考试不及格。

一名台湾学生新解了李白的《静夜思》,他把“明月”说成妓女: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,举头望明月,低头对不起自己故乡的老婆孩子。


另一名台湾学生做了以下问答:


  • 孔子是我国最伟大的什么家?老人家
  • 早餐不能吃什么?午餐和晚餐。
  • 犯罪分子被判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?被抓住。
  • 比细菌小的是什么?细菌的儿子。
  • 用什么擦地板最干净?用力。
  • 学习不及格的原因是什么?考试。
  • 一个盒子有几边?两边,里边和外边。


如果这是你们的学生、你们的孩子,你们会怎么处理?这些学生理解不理解李白的诗?理解。知道不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?也知道。他们身上很可贵的地方就是有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性思维,我们应该保护孩子的这种特点。

我来举一个例子,具体说说怎么样培养孩子的发散性思维。

如果让美国老师上“西安事变”这节课,他会有很多方法,比如让孩子去编各方的报纸。如果不了解西安事变,能编出这些报纸吗?不可能。


如果是我来讲,我可能也会和中国老师一样,绘声绘色地讲述事变的经过,让学生记住时间、地点、事件等等。但是光教这些还不是好老师,我会鼓励孩子的发散性思维,我会问这些问题:

  • 如果没有发生西安事变,中国历史会怎么样?

  • 如果蒋介石在逃跑时摔死了,会怎么样?

  • 如果蒋介石逃出西安,会怎么样?

  • 如果张学良被特务刺杀,会怎么样?

  • 如果历史上没有张学良,还会有西安事变吗?

  • 如果没有杨虎城,西安事变会怎么样?

  • 如果张学良和杨虎城没有和共产党合作,会怎么样?

  • 如果张、杨把蒋介石处死了,会怎么样?

  • 如果蒋介石神秘失踪,会怎么样?

  • 如果历史可以重演,你希望西安事变怎么发展?

  • 给西安事变设想一个最糟糕的结果  ... 


让孩子自己去设计发散性思维的问题,请其他同学回答,我可以任意抽一条让孩子分成正方反方进行辩论,培养发散性思维。


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,是发现问题


我觉得我们的基础教育设计是有问题的。

我们注重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,却没有意识到应该先培养孩子发现问题的能力。

没有问题怎么解决问题呢?


首先要培养孩子发现问题的能力,应试教育是把糊涂的学生讲明白了,而创新教育则是把明白的学生问糊涂了,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,没有以产生问题为目的的阶段,就没有真正意义上认识问题、解决问题、分析问题的能力。

有“小聪明”的孩子会想老师在想什么,寻找现成问题的答案;有“大智慧”的学生是探索发现问题,有更深入的思考。

一位南京的朋友邀请我到他的学校,办一个素质教育实验班。开班第一天的第一堂课,由我来上,我把课设计得很特殊,从头到尾都是问题,没有答案。

我看孩子们都比较紧张,正襟危坐。我就拿了把凳子坐到孩子中间,告诉他们今天想怎么坐就怎么坐,坐到地上也行。

我问大家,衣服越晒越干,人越晒越湿,对不对?孩子们不知道我要干什么。我说我跟你们差不多年纪的时候,老师问这个问题,我回答人也越晒越干。老师说,你怎么这么蠢,人一晒就出汗,越来越湿。我心里想:那肉为什么会烤干?但我没敢说。


我又问大家兔子和乌龟赛跑哪个跑得快?大家都说兔子。但其实有四种情况:兔子偷懒,乌龟不偷懒;兔子不偷懒,乌龟偷懒;乌龟和兔子都偷懒;乌龟和兔子都不偷懒。孩子们听着瞪大了眼睛,发现只有兔子偷懒,乌龟不偷懒的时候,乌龟才可能跑得快。


我还问了一个问题,月亮为什么老是跟着人走?大家答不出来。

我说,没关系,你们跟哥哥姐姐做研究,跟老师做研究,跟父母做研究,明年我从美国回来你们再回答我。我跟校长走出校门的时候,天已经黑了,这时跑过来个小女孩,拉着我的手说,“黄爷爷,我想知道为什么月亮老是跟着人走。”

我看着她胖乎乎,很可爱又很执着的表情,真想告诉她答案,但是我也不知道答案。我的目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。


有一个和我对接的老师,天天给我发消息说孩子们的情况,后来渐渐没有消息了。之后我回国,联系了校长,他说,你快来看看你的孩子们吧,他们得了“南京市长优秀奖”。

回去之后,我让他们上一节课给我看。孩子们轮流用英文表演“拔萝卜”的游戏,有个等待表演的女孩,用英文自言自语地说:“老虎是不吃萝卜的”。我一听她这样说,我的眼泪就掉下来了。我们要培养的就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。


事倍功半:我们也许学得太早、太快、太抢跑了 ...

“Give me a fish and I will eat today. 
Teach me to fish and I will eat for a lifetime”

“授之以鱼,不如授之以渔” 是美国教育界广为流传的中国古谚,也是我们非常深刻的教育哲学,被中为洋用了。我是到了美国之后才悟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精要的。

有一位美国老师这样上数学课。

题目:某一个在湖边住的老人养了狗和鸭子,某天老人看到5个头和14只脚,老人看到多少条狗,多少只鸭?



学生列了一个公式:设狗为X,设鸭为Y,4X+2Y=14,X+Y=5。



老师说,不要用公式计算,我们来猜答案。


5条狗和4只鸭对不对?学生说不对,因为有9个头了。老师又问,4条狗对不对?学生说不对,多了两条腿……


花了一节课的时间,答案终于出来了。


学生却不高兴了:本来一分钟就能得出答案,为什么花了一节课的时间来猜这个答案? 


老师说了一段非常有意思的话:数学不是算术,更不是以一个似懂非懂的公式计算只有公式才能告诉你的答案,公式告诉你做什么,what,怎么做,how,我们像一台计算器,我们要知道为什么这么做是对的,why,为什么那么做是不对的,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。


知道点击电脑的这个地方电脑会有怎么动作,那是电脑操作员,只有理解为什么点击这里会产生这个动作,才能成为电脑程序员。


我们要的是通过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来证实或证伪那些答案,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孩子的数学思维和推理能力,这是磨洋工吗?


再举一个科学课的例子。

例子:科学课中关于“气象”单元的三种设计


其一,老师循规蹈矩地把气象知识传授给学生。几个课时,就把所有知识点,像“鱼”一样,快速、有效地给到学生手上。


其二,老师把气象知识传授给学生;然后,带学生到气象站,把“鱼竿儿”给学生——让他们用各种仪器去预报天气。


其三,“研究气象谚语”是美国某小学四年级别出心裁的教学设计。孩子们耗时14周,去证实或证伪某些民间气象谚语。


显然,第三种教学方式下,孩子还在“如鱼得水”般不亦乐乎时,早被前面两条“鱼”甩了一个江湖。


但慢工出细活。首先,他们得学习研究气象谚语所需的气象知识。其次,要掌握测量和预报天气的工具和仪器。
第三,还得去采访附近的居民、农民、气象员,收集民间气象谚语及其看法,并利用所学的现代气象学知识,去证实或证伪这些千百年来流传在民间的气象谚语的正确性。最后,组成正方和反方辩论,再把证实或证伪的气象谚语做成书面报告在学校的“科学集会”上展示。


假如头两三个星期,进行书面考试,甚至操作仪器去预报天气,从老师手上得到了许多“鱼”的学生,会得心应手地烤、煎、炸、焖……而那些还在“江湖”里“浑水摸鱼”的孩子,可能连鱼鳞都没摸到。然而,到了第十四周,从老师手上得到的“鱼”,可能已红烧得差不多了,但“江湖”里却已有人“渔”得浪里“百”条了。


因为这种“玩法”不停留在让孩子掌握天气变化的科学知识上;也不满足于让孩子知道用什么仪器去预报天气——培养气象员,掌握的仅是人们已知的东西。而这是在培养科学家必备的探索未知世界的批判性思维。  把“科技”看作名词,我们理所当然地教学生课本知识;但喜欢“以渔”的老师,在教学设计中把“科技”看作动词。于是,学生们就去实践、体验、实验、思索、探究。
 “以鱼”强调“学会”已知世界的知识;“以渔”以“会学”为手段去探索未知世界。“鱼”苦,“渔”乐也。

前面提到我儿子矿矿二年级就知道了八年级的数学知识。我们希望他能跳级到三年级上一节数学课再回二年级上其他课(我心想,才要求三年级,已很谦虚)。

老师问了校长,校长和教育局讨论之后给我回了一封信,这封信是非常讲究遣词造句的:在说到矿矿和中国学校的时候,他们用了“算术”这个词,认为是一种计算的技术。但在说到美国学校的时候,他们用的是“数学”,是数字的学问。

我当时看了这封信,非常不服气。

作者儿子在学校里和老师“较劲”

然而过了十三年,当我在写《天赋教育在美国》的时候,有了重新的认识。

数学曾给我儿子带来过无数的荣耀,美国高考他的数学考试几乎是满分。但到了大学可以选修数学课,也可以不选修数学课的时候,他谈“数”色变,从此以后不学数学,远离数学。

这也给我们一个很大的震撼,我们所谓的赢在起跑线,就是在人生的长跑中无知无畏地偷跑、抢跑,然而在培养孩子兴趣爱好时,过早透支了孩子的兴趣爱好,使孩子在莫名的恐惧中倒在了自己潜在的兴趣的起跑线上。

我儿子曾对我说,“不是我们比美国孩子聪明,是我们比美国孩子早学多学”。我听到这句话,心理有很大感触,但我自己不愿意接受。



最后,我悟到的教育8条“天机”


我从教几十年,阅人无数,也培养了自己的孩子,总结出了教育孩子的8条“天机”。我认为,培养孩子的这8个特点,即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了,长大也能成才;反之,即便是学霸,也不会有出息。

这8条分别是:


1、有好奇心,爱问问题。
2、会逆向思维、发散性思维。
3、有批判性思维。
4、条条大路通罗马——方式的多样性。


一个数学题:90减去25等于多少,美国老师鼓励学生们用不同的方法得到答案,有的人用90减20减5得到答案;有的人画九个长条,先去掉两个长条,再把另外一个长条去掉一半,得出答案;
有的人画90个方格,给25个方格打叉,然后得到答案。我们应该鼓励孩子用不同的方式达到同一个目的,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能力。
5、答案是丰富多彩的。不是只允许一个答案,有可能会有很多答案。
6、有在失败中总结和学习的智慧。
前两天我去了深圳,有一个活动安排两个高中生和我对话。我问他们,如果你们是我的女儿,会向我提哪三个要求?她们的要求是,希望自己失败的时候父母能够理解、支持,帮助自己走出失败。学会失败是一种本事,要能在失败中总结和学习,每个人都会面临失败,如果不会学习、不会总结,是不会成才的。
7、有同情心和正义感。
8、善于与他人沟通,愿意与父母交流。
很多人问我,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,我感悟最深的一条是什么。我说是跟父母交流。现在我儿子已经是一名律师了,他工作忙碌,但仍常常与我们进行两三个小时的交流。
很多人看到会感觉奇怪,但我们从小就是这样的,时常进行充分的交流,甚至激烈的交锋,我觉得这条是很重要的。孩子不跟你交流,你面对的就是一堵墙,一片空白,怎么进行家庭教育?



“新校长传媒”投稿邮箱:2594889720@qq.com
 你可能感兴趣 统计学和心理学揭露真相:批评教育见效更快是错觉
学习方式深度转型,能否带我们迎接新高考的挑战?
深度解析“学生不择校,教师不分家”的集团化办学之道

来源 | 深圳师者情怀(ID:sz-szqh)责编 | 芋圆
排版 | 刘双

 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 

▼ 点击「阅读原文」,了解详情!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